当前位置: 首页 >动态 > >正文

厨师的誉称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zhb学习阅览室 发布时间:2023-08-01 10:47:51


(相关资料图)

陈益

周末的夜晚,我应邀去城郊酒店参加一次厨艺大赛的颁奖会。与会的一百多位厨师、评委、嘉宾以及赶来祝贺的演员,足足摆了三十余桌。整晚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大赛组委会隆重宣布获奖名单的时刻,那一串串名字我几乎都不认识,但依然认真地听着。获铜奖的四十余人,获银奖的三十余人,获金奖的二十余人。我正为人数之多感到诧异,组委会又宣布了最高等级——特金奖获奖者十人名单。坐在我身边的一位长者淡淡地笑道,每个厨师都有奖啊。

我明白,要举办这种半官方的赛事,筹集经费不易,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更难。主办者既要积极争取食材和调味料商家的赞助支持,又要尽可能多地吸引厨师报名;既要落实条件合适的比赛场所,又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,使厨师们能根据获奖等级获得适当的职称晋级。在这种情况下,努力做到各方利益均沾,“一碗水端平”,就成为不二良策。只是,金奖、特金奖设了这么多,是否意味着赛事的含金量下降?

坐在颁奖会场,我不由得陷入沉思。

中国的烹饪传统高度艺术化。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,一代又一代厨师不必完全严格根据菜谱操作,每一道菜品都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变化,以适应不同地区、季节、食客、场合的需要。比如冬季菜点口味宜重,夏天则应清淡些。调味品中,江南的厨师十分重视糖,川湘厨师则从来不会忽视辣椒。美味的诀窍在调和,要让食物的本味与配料、辅料、调料互相交织,互相补充,互相渗透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这样的烹饪方式,不仅难以精确计量用量,还需要火候与时间配合,稍一疏忽,就不是想要的那个滋味了。何况即使是同一道菜,不同口味的人也可能褒贬不一。

正因如此,烹饪界在长期实践中,确立了色、香、味、形的评判标准。事实上,菜品的色泽、香气、口味和造型,往往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。这些年我结识了不少厨师,其中一位朋友祖孙三代都是特级厨师,而他则拥有“全能大師”“一代宗师”“名人堂尊师”“元老级烹饪大师”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”等荣誉。耄耋之年,他仍然不愿放弃对荣誉的追求,四处竞技;这次厨艺大赛的选手,有很多就是他的徒子徒孙。这无可非议,然而我真不知道,汉语中表示技艺巅峰的名词几乎已被一网打尽了,在大师、宗师、尊师之上,还会出现怎样的誉称?誉称的天花板在哪里?

人无疑是需要荣誉的,荣誉是对个人进步、社团发展的褒奖与激励。但虚名假誉的过度包装,却充满了负能量。君不见网络上某些赛事广告层出不穷,什么一等奖、特等奖、国际金奖,用以迎合人们膨胀的虚荣心。但要想获奖,必须大把砸钱,且不怕砸得冤枉。殊不知,真正够格的奖项是金钱买不来的。

我无意褒贬厨师的誉称,却很想对颁发誉称的有关单位说一句:誉称并非夏天的凉帽,万勿流于功利,随手乱发。举一个小小的例子:前些时候,为评选一项江南传统汤面制作技艺的“非遗”传承人,某饭店有四位青年厨师积极报名。四个厨师均已从业二十余年,一个擅长红汤,一个擅长白汤,一个擅长面浇头,一个擅长掌控面条。待他们自我介绍后,在场的评委都忍不住笑了。他们各擅所长,但必须四人组合才能完成一份汤面,将他们彼此分开,谁还有理由担当“非遗”传承人?厨师天经地义该有誉称,但认真掌握烹饪技艺的精髓,比拿到一份誉称重要得多,不是吗?

【原载《群言》】

插图 / 厨王争霸 / 佚 名

上一篇:

浙江湖州南浔托管职工子女活动中心投入使用

下一篇:

最后一页

x
精彩推送